8月12日,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召開的第22屆國際復合材料大會上,深圳烯灣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發(fā)布全球首張大尺寸碳納米管纖維編織布。
鄧飛博士手持碳納米管纖維編織布
國際學術界評價,中國新材料企業(yè)率先取得碳納米管纖維的產業(yè)化突破,打開了“下一代材料”走向市場的大門,有望改變世界制造業(yè)的格局。
A4大小纖維布成為劃時代“黑科技”
碳納米管被認為是目前發(fā)現的最強材料之一,目前世界上有20個頂尖科研團隊在進行碳納米管應用方向的研究。烯灣科技的這一產學研成果,在國際學術圈引起了轟動。
烯灣首席科學家鄧飛介紹,此次發(fā)布的碳納米管纖維編織布大小與一張A4紙相仿,完全由碳納米管纖維制成。其制作過程是是先將多根碳納米管纖維原絲捻成束,再用纖維束編織成布。
碳納米管拉膜實驗
真正的難點在于如何獲取大量性能均衡穩(wěn)定的碳納米管纖維原絲。鄧飛說,“制作這么大的一張編織布,所使用的碳納米管纖維總長度達到8公里。放眼全世界,只有烯灣一家可以量產如此高品質的碳納米管纖維原絲,是不折不扣的‘黑科技’?!?
打開 “下一代材料”走向市場的大門
有了碳納米管纖維布,就可以制成復合材料,用于工業(yè)生產。鄧飛說:“烯灣一直在力求更加完善地合成碳納米管,很快產量就會大幅上升,成本就會相應地下降。然后,我們就能看到碳納米管應用到更多的領域?!?/span>
ICCM主席、日本東京大學教授、RIMCOF所長、TJCC主任武田展雄(左)與烯灣科技首席科學家、董事長鄧飛博士(右)探討碳納米管纖維布
參加國際復合材料大會的專家認為,大尺寸碳納米管纖維編織布的制成,標志著碳納米管纖維復合材料的產業(yè)化進程實現了關鍵突破,對于整個產業(yè)鏈的打通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鄧飛博士為嘉賓介紹碳納米管產品并進行深入交流
據了解,碳納米管纖維產業(yè)化的核心技術包括量產設備、生產控制工藝及編織成型工藝,均由烯灣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開發(fā)。權威測試顯示,烯灣單根碳納米管纖維的性能已與國際碳纖維巨頭日本東麗公司制造的T800H相當。
“一束碳纖維至少含有1000根原絲,而我們的一束碳納米管纖維僅含50根原絲,用量極少?!?鄧飛說,制成復合材料后,烯灣碳納米管纖維產品可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汽車制造等領域發(fā)揮巨大作用,市場前景廣闊。
相關鏈接:
碳納米管纖維實現量產突破
碳納米管纖維的性能遠遠高于碳纖維,國內對于碳納米管纖維的研究生產也一直關注著,因而實現碳納米管纖維的產業(yè)化落地意味著新材料產業(yè)將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烯灣科技的先進碳納米材料研究已經不僅僅是停留在實驗階段,通過自主創(chuàng)新開發(fā),在全球首次實現碳納米管纖維的產業(yè)化突破,被視作先進碳納米材料領域的先行者。
? 產品性能:
強度:3.2~5.05 GPa
楊氏模量:120~330 GPa
? 產品特性:
密度輕、耐沖擊性能好、多功能化
碳納米管纖維
多位新材料行業(yè)的專家在深度接觸烯灣科技后感慨,這是他們多年來夢寐以求的新材料,并斷言以烯灣科技現階段產品的優(yōu)異性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在國際與國內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